第558章 名将摇篮就剩下摇篮了!快去西方请长安杀神!_家兄嬴政,谁敢杀我?
笔趣阁 > 家兄嬴政,谁敢杀我? > 第558章 名将摇篮就剩下摇篮了!快去西方请长安杀神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58章 名将摇篮就剩下摇篮了!快去西方请长安杀神!

  齐再无大将矣!

  后胜慨然轻叹:“大王,我大齐确实有诸多大将。”

  “然,莫要看楚上柱国燕接连败于秦长安君之手,此将却绝非寻常大将可力敌也。”

  “大王若有心据守长城,我大齐都大夫匡勇便可阻楚上柱国燕于长城以南。”

  “可大王若是有心夺回失地,甚至是大败楚军?”

  后胜沉默几息后,方才开口:“遍观当今大齐,恐难有人做得到。”

  “臣以为,唯有向秦求援!”

  齐王建微微皱眉:“向秦求援?”

  后胜肃然颔首:“不错。”

  “我大齐事秦谨,便是为得秦国臂助。”

  “而今我大齐被楚国连败、侵吞疆域,正是当请秦国发兵救援之际啊!”

  齐王建摇了摇头:“寡人亦希望秦国能助我大齐。”

  “然,秦国近岁累战,已极为疲敝。”

  “秦国能守住边境、镇压赵楚二国不主动进犯已是不易,如何能有余力助我大齐?”

  齐王建不是没想过请秦国出兵。

  可秦国东征西讨的都快把自己累崩了,正是自顾不暇、休养生息之际,又哪来的能力帮助齐国?

  后胜当即解释:“我大齐无须秦国出兵,也无须秦国出粮,更无须秦国出钱。”

  “秦国疲敝,却依旧可以助我大齐!”

  齐王建有些无语:“爱卿何出此言?”

  “秦国不出钱粮也就罢了,如何能连兵也不出!”

  “若秦国连兵也不出,又如何臂助我大齐?”

  “仅凭秦国使者的一双唇舌吗?!”

  后胜笑道:“我大齐的国力不逊于楚、兵力远胜于楚、钱粮更是远胜于楚。”

  “若齐楚两军将领能力相当,那也当是我大齐得胜。”

  “今我大齐之所以败,不过是因缺乏良将而已。”

  “是故,臣以为我大齐只需要求请秦国派遣一名大将、一众中高级将帅为我齐军统帅,则此战必胜矣!”

  齐王建下意识的驳斥:“他国之将如何能领我大齐之兵而胜……”

  后面的话语突然卡在了嗓子眼,无法吐出。

  因为齐王建突然想到,就在去年,嬴成蟜仅率一万秦军和十万齐军便战赵而胜之!

  那可是强赵啊!

  嬴成蟜既然能以齐军为主力部队战赵而胜,又为何不能以齐军为主力部队战楚而胜呢?

  见齐王建声涩,后胜当即拱手:“臣谏!”

  “以粮草、重金、左相之位请秦长安君为我大齐左相!”

  “再求请秦国派遣将领以助我大齐赢得此战!”

  齐王建怦然心动。

  但想了想后,齐王建还是轻轻摇头:“秦长安君此人,过于贪婪。”

  “若擢此人为我大齐左相,也不知此战过后我大齐军中还能剩下多少兵丁。”

  齐王建承认嬴成蟜很能打,但齐王建更认为嬴成蟜很无耻!

  寡人好端端的借出去了十万兵马,还附送了大量粮草,结果还回来时就只剩千余士卒了。

  非但如此,秦王政还要求寡人体恤子民,送那些将士的家眷一起去秦国。

  实在是欺人太甚!

  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。

  更遑论齐王建去年才刚被嬴成蟜咬过。

  他能不怕吗?

  后胜赶忙道:“大王放心。”

  “我大齐可与秦商定,禁止秦长安君行此举,并为此多奉上些许钱粮。”

  “今秦粮草不丰,若无钱粮,便是秦长安君将我大齐将士们尽数诱拐去了秦国,秦国也养不起如此之多的青壮!”

  顿了顿,后胜继续说道:“若大王仍有顾虑,我大齐还可另请其他秦将。”

  “若请其他秦将,我大齐甚至无须许以左相之位,只以大司马之位待之即可。”

  齐王建犹豫了。

  虽然其他秦将不像嬴成蟜那么无耻,但其他秦将也没有领齐军作战的经历,待到大战之际磨合的如何,尤未可知。

  后胜见状对身后打了个手势,一众朝臣当即拱手而呼:“臣附议!”

  “望大王求请秦将为我大齐左相!”

  后胜趁势上前一步,诚恳的劝说:“大王,您也不希望我大齐疆域接连沦丧,最终困于长城以北吧?”

  在群臣劝谏之下,齐王建终于做出了决定:“令外史淳于虎往秦!”

  “求请秦长安君为我大齐左相,助我大齐退楚!”

  ‘王子成父’不是名字,‘王子’指他是周桓王之子,‘成父’指他曾担任周王城的成父一职。

  关于王氏始祖有王子成父、太子晋这两个说法,所以大家在查询的时候也会搜到两种不同的答案,根据芝士的了解,这两种说法其实都源于王氏族谱。

  至东汉以前,各地王氏都非常统一的奉王子成父为始祖,东汉末年,仙神之说大行其道,因传说中太子晋不是早夭而亡而是飞升成仙了,小部分王氏子弟开始奉太子晋为始祖,既顺应潮流又能亲近仙人!

  但东汉大家蔡邕对此公然开炮,毫不留情的说太子晋不止早夭还无后,怎么可能是王氏始祖?太子晋第一次被奉为王氏始祖之旅宣告失败。

  至魏晋时期,太子晋备受寻仙问神者偏好,成为顶流偶像,一些地方的王氏正式将太子晋奉为始祖,但还有很多王氏子弟依旧奉王子成父为始祖,双方为此爆发了长达数百年的激烈争斗。

  直到唐朝时期,唐初名相王珪、编修《氏族志》的高士廉以及女皇武则天先后明确认定王氏始祖为太子晋,王氏始祖之争这才宣告结束。

  如有冒犯或谬误,芝士诚挚致歉,芝士也不敢妄言王氏始祖究竟是谁,但因为本文处于战国末年,所以芝士根据战国末年的文献记载,采用了王子成父是王氏始祖的说法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rr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rr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